中山大学毕冬勤最新AFM:自组装桥接层对纯FAPbI3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2024-03-19 16:03浏览数:248次
基于纯 FAPbI3(FA为甲脒)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卓越的效率而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然而,FAPbI3的相稳定性仍然是该领域的一大障碍,因为使用MA+、Br−、Cs+稳定α-FAPbI3相的普通策略会导致带隙变化和离子迁移。鉴于此,2024年3月13日中山大学毕冬勤于AFM刊发自组装桥接层对纯FAPbI3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策略,通过在n-i-p太阳能电池结构中的 FAPbI3钙钛矿埋入界面处使用自组装桥接层来提高α-FAPbI3相稳定性。筛选了一系列多齿双膦酸分子,并证明具有最小空间位阻的依替膦酸(EA)表现最好。四个P-OH基团首先可以在SnO2上形成多齿锚定,而剩余的未锚定的─OH和P=O基团可以在I−和Pb2+之间形成强相互作用。因此,形成了坚固且稳定的桥接层,大大增加了FAPbI3相变的能垒。结果,纯FAPbI3基(无MA+、Br−、Cs+系统)n-i-p器件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24.2%的功率转换效率,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此外,EA和Pb2+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可以大大减少恶劣条件下的铅泄漏。
免责声明:Gesse盖锡咨询力求提供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Gesse盖锡咨询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Gessey盖锡咨询无关。本报告版权归Gessey盖锡咨询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Gessey盖锡咨询客户自身使用;本文为Gessey盖锡咨询编辑,如需使用,请联系news@gessey.com申请授权,未经Gessey盖锡咨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报告。Gessey盖锡咨询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